的神色好转了很多。
“爱卿有何高论?”
杨再思叹息一声,露出了无奈又有些复杂,再次伏地叩首,涕泗交颐,一副感同身受又无可奈何的模样,开始长篇大论道,
“陛下膺箓受图,顺天应人,德被四海,泽润苍生,臣每思圣谟,不胜惶悚!
然宵旰忧劳于《论闪电战》伪帝之策,臣犬马愚忠,仰瞻天颜憔悴累月,五内摧裂,惶恐无地……
臣虽蝼蚁微躯,敢剖肝胆以言。
陛下之焦思,非谋略之不足,实慈悯过甚耳!
陛下以尧舜之仁,怀禹汤之德,念逆子虽悖纲常,犹存慈念,忧万姓纵蒙圣泽,更思周全。”
嘶……
呼……
杨再思此话一出,令在场听众有的倒吸一口凉气,有的长舒一口大气。
怪不得你爬得高呢?
瞧瞧一句‘陛下您勿多虑’被你说成什么样了?
咱这张笨嘴,但凡能有你三分能耐呢?
长舒一口气的,是放下心来,今天不会再有人被女帝迁怒了,他们待会能安稳的回去午休了。
杨再思一定会把女帝哄好的。
至于说这册《论闪电战》之中的事情到底会不会发生。
呵。
天朝上国,岂能被蛮夷之辈打败。
就算忤逆皇子自诩李唐皇帝又如何?
李唐早就亡了!
有些人是根本没经历过李唐,而有些人因为利益驱使,完全忘记了李唐。
毕竟还是最初的那句话,武周成分不纯粹的,进不了紫宸殿。
杨再思自然没有说完,他继续宽慰女帝道,
“天威所至,魍魉自消。
陛下若稍宽圣心,暂释重负,则伪朝伎俩,不过跳梁、悖逆之徒,必伏斧钺。
臣昧死再拜,惟愿陛下暂纾宸虑,颐养太和,则社稷幸甚,苍生幸甚!”
几句话,使女帝为他加官进爵。
放在别的地方是段子,放在杨再思身上,是他过去的履历,自己脸上贴的金箔。
女帝自然亲自翻阅过无数次《论闪电战》,如今听杨再思这样说,她心中总是弥散不去的混乱情绪找到了源头。
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,都不知道系在哪,这忧又从何解。
女帝认为杨再思说的对。
她到底还是老了,竟然可怜起那身怀李唐肮脏血脉的小儿子来了。
可怜她这一生无女,不然若是有人能继承她的衣钵,未尝不是一桩美事,也就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忧虑半年有余了。(原著里没有公主)
但女帝还是要再问问杨再思的看法与见解的。
饶是梅相,都没有杨再思能解忧,所以女帝很希望听一些他对这一册已经在愚民反党中被称为奇书、天下第一书《论闪电战》的看法。
“此《论闪电战》,卿其何以评骘?”
杨再思自然看过这通篇狗屁不通的东西。
对此,他自然大有话讲。
“陛下神武天授,圣谟深远,岂容竖子妄测天机?
《论闪电战》一册天时卷中,所谓‘惊蛰用兵’者,诚可哂也!
夫朔丹之地,惊蛰时节,朔风裂骨,积雪没胫,泼水成凌,鸟兽绝迹。
若驱疲卒踏此死地,未至雁门,必冻毙十之六七矣!
至于‘三日必破雁门关’?
此等谬论,尤堪捧腹!”
说着,杨再思甚至大笑三声,而后昂首朗声道,
“雁门者,天下咽喉,铁壁铜墙,凭高据险,一夫横戈,万骑莫开!
今伪朝疥癣之疾,安敢妄言‘三日’?徒增笑耳!
臣观开篇首句,已见其荒悖无伦。”
按理说,李唯到底是女帝亲子,杨再思说话确实需要‘再思量思量’,可是女帝对李唯的态度……已经被所有人都摸透了啊。
一而再、再而三的贬低,不仅仅会触怒女帝,反而会使她听得心情舒畅。
杨再思说的话,其实不过是以往朝堂上大人们的总结之语。
只不过他表演的夸张、用词更为激进,甚至连带上的李唯本人,便使女帝更能听得到心里头去。
有了情绪代入,才会开始接受概念输出。
聊天,是门学问。
上下兼容,都是如此,想要升官发财,是要钻研此道的。
“夫雁门既不可越,则南下图谋已同梦呓。
秋至长安?
实癫悖尤甚。
纵使其众餐风饮露、不眠不休,然秦陇千峰,巉岩蔽日,鸟道悬天,人马至此,骨碎犹难进一步!”
女帝听着频频点头,更是因着杨再思的情绪充沛,而觉得他确实深思熟虑、为她所虑、又钻研透了那册书。
不然,他为何如此愤慨激昂?
虽然这是紫宸殿,可也是需要注意礼节的。
第59章 三日破关夺城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